中国钢铁网 - 钢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钢企价格信息 | 钢企生产情况 | 供应商报价 | 国际资讯 | 国际市场 | 国际价格 | 国际钢企 | 炉料市场价格 | 炉料市场快讯 | 钢材市场快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钢铁知识 > 造船业难逃大洗牌中板厂商“谋变”迫在眉睫
F.biz | 商业搜索

造船业难逃大洗牌中板厂商“谋变”迫在眉睫

信息来源:steelkey.com   时间: 2012-07-17  浏览次数:1213

    前不久,一则关于“浙江金港船业有限公司申请破产”的新闻再一次将国内造船行业推到“风口浪尖”。但作为从事钢铁行业的人士,其实,这则消息早在预料之中,因为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早就接触到过许多类似的情境。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给造船业带来的打击是不能简单地用“重创”二字来形容的,回想当初,一批主营造船板的企业因此一蹶不振,甚至倒闭、关门。
    随着造船行业继续委靡以及前期订单的逐渐消化,一线钢厂的品种板接单情况每况愈下,许多厂家开始重新轧制一些低附加值的普碳板或低合金板。
    而今,造船业再起波澜。作为台州市最大规模的出口船舶企业,浙江金港船业有限公司的申请破产可能预示着国内造船行业的大规模淘汰、重组时代已经来到,这也牵动着众多钢铁同仁的心。
    为此,笔者对国内造船业的困境以及中厚板生产厂商需要做的转变进行了分析。
    委靡的造船业大洗牌在所难免
    在2011年全球造船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船舶工业却拿下以载重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的全球首位。但是,面对这一成绩,业内人士的表现并不是自豪,相反,对于后期的造船行业更多的则是担忧。
    中船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钧就曾坦言,未来2~3年,将有50%船企面临淘汰。
    1.国内船舶工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1)造船行业三大指标继续委靡
    2012年1~5月份,全国造船完工量为225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1%;承接新船订单量为95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7.3%;5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34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7%,比2011年年底下降10.4%。
    目前,国内造船行业发展形势相当严峻,新承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双双萎缩。这也就意味着许多造船企业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局面。
    2)船舶工业经济运行遭受严峻考验
    2012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共163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195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出口交货值1120亿元,同比下降10.7%。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99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利润总额102亿元,同比下降17.6%。
    从历年的数据来看,自2009年开始,国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量同比增幅逐年下降,出口交货值自2008年开始同比增幅便呈现下降趋势。虽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逐年增加,但是,同比增幅也在减少,直至近期,利润总额甚至出现同比下降的现象。
    受全球船舶市场继续低迷的影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受到严峻考验。
    从具体表现来看:第一,规模以上的造船企业数量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破产、重组企业增多,直至2011年,国内规模以上的造船企业数量 由     2010年 的2141家 下 跌 至1536家。第二,规模以上造船企业实现利润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也出现下跌 , 而 且     在2009~2011年基本没有出现好转迹象。
    2.造船行业回暖阻力巨大
    1) BDI一直在低位徘徊
    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前,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上演过一把“疯狂之旅”,月度指数曾一度涨至11440,而现如今却只在1000点左右徘徊。从BDI走势也可以看出,造船行业的兴衰为何如此巨大。当前,BDI指数已经回归到十年前水平,而且世界经济不景气,进出口贸易较为冷清,或许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航运市场也很难恢复曾经的繁荣。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对于新船的需求将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2)世界主要船型新船价格走势同比继续下跌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工资以及相关经营成本都在显著提高,但是奇怪的是,世界主要船型新船价格却没有同步上涨。
    当前的新船价格尚不及2004年 的 水 平 , 更 不 用 说     与2007~2008年的高位水平比较了。这或许可以从一定层面解释国内造船企业有单不敢接的现象,造船企业的亏损也在意料之中。
    3)融资危机较为严重
    造船是资金密集性的行业,曾经深受银行“垂青”的船企,现如今却被“打入冷宫”。一方面,国内资金成本一直处于高位,这一点可以从银行之间的拆借利率变化看出。另一方面,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直接威胁着诸多船企,部分船企也因此走上破产之路。
    不再享有银行“疼爱”的船企,将融资渠道拓展到民间,部分企业甚至选择“高利贷”维系生命,然而如此做法只是“饮鸩止渴”,“死神”从来没有离开过!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基本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造船业将步入“大洗牌期”,利润薄、风险大,加之国内造船企业技术升级慢,也许有一半的造船企业将会被市场无情地“吞噬”!
    中厚板厂商转变运作方式迫在眉睫
    1.垫资模式的转变
    在了解了造船企业的危机之后,作为供应商的钢铁行业人士,不管是钢厂还是贸易商,此时的营销策略已经需要改变了,其实大多数朋友的营销策略早已发生了转变。以往将造船企业视为优质客户的做法同样需要重新审视,以免自身受牵连被拖垮。“垫资”这个模式的风险变得相当大,回忆浙江金港船业有限公司申请破产的时候,有几个朋友告诉笔者:“自己也受到了牵连,所幸供货量不多,影响不大。”后期靠终端垫资生存的钢贸企业日子也会难熬,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2.产线轧制品种变化
    由于造船行业的委靡,钢厂的品种板销售压力巨大,但原有的轧机线又不能一直闲置,故而,许多钢厂将原本轧制造船板的产线改轧普碳板或者低合金板材。事实上,济钢、湘钢等大型钢厂已经开始如此操作,这也导致了国内市场普碳板竞争压力急剧上升,价格竞争日趋白热化。
    3.钢厂销售模式需要改变
    因为轧制普碳板的钢企竞争越来越激烈,钢厂原有的协议模式也受到冲击,“一单一议”和“保价协议”因为更具有市场吸引力而被逐渐采纳。另外,钢厂直接参与市场销售的模式也在推广。比如,萍钢在各地开设销售公司直接经销中板;其他钢厂也在尝试效仿此种模式。
    4.淘汰、重组进行时
    曾经在造船行业红火的时候,国内钢厂纷纷新增或整改中厚板产线。2007~2009年也是国内中厚板设计产能急剧膨胀的时期,但是,造船业“急转直下”导致产能绝对过剩,长期闲置或不达产的企业非常之多,这也决定了钢厂整合难以避免。其实许多钢厂,特别是二线调坯轧材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个别钢厂甚至已经关停。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钢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