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网 - 钢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钢企价格信息 | 钢企生产情况 | 供应商报价 | 国际资讯 | 国际市场 | 国际价格 | 国际钢企 | 炉料市场价格 | 炉料市场快讯 | 钢材市场快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冶金技术 > 钢材 ? 冬储跟踪报告之七
3.biz | 商业搜索

钢材 ? 冬储跟踪报告之七

信息来源:steelkey.com   时间: 2020-04-01  浏览次数:1

  本文作者:一德期货黑色事业部 钢矿组

  文章发布日期:2019年3月8日

  截至3月7日钢联统计数据,冬季累库已基本确认结束,库存最高值2519.28万吨,累积量约1305万吨,自本周进入去库周期。但是本周库存的下降主要得益于产量的下滑,尤其是热卷产量减幅较大,而非需求端的大规模启动,也因此盘面拉涨情绪并不十分充分,向上空间的打开需要再次确认需求端的转好。

  ? 钢材 · 冬储跟踪系列报告之一

  ? 钢材 · 冬储跟踪系列报告之二

  ? 钢材 · 冬储跟踪系列报告之三

  ? 钢材 · 冬储跟踪系列报告之四

  ? 钢材 · 冬储跟踪系列报告之五

  ? 钢材 · 冬储跟踪系列报告之六

  1. 冬季累库基本结束,钢材进入去库周期,后期焦点转为去库速率

  从近三年的库存累积情况来看,总库存累积周期约11-12周,日均累积幅度在1%左右。据统计,今年冬季累库约10周,累库量达到1305万吨,低于去年水平。自本周开始,总库存拐头向下,且厂库与社会库存同降,缓解整体库存压力,降低了高库存的利空情绪。按往年的去库规律,平均去库周期93天(推算今年要持续到5月底),平均去库速率0.4%,当前为0.3%,在去库初期这个速度已经不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周库存的较大幅度下降,其实主要得益于产量的下滑,而非需求一端的有效增强。考虑到南方雨季以及两会,甚至环保限制工地和水泥的影响仍在,以当前情况看,需求大规模释放至少要在中旬以后,甚至下旬。因此,在此之前需要重点关注产量还能否持续性的逆季节下滑,以维持较快的库存去化速率。

  产量方面,长流程钢厂3月检修较2月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上旬日均检修量约3.16万吨/天,但中旬检修的影响就会减弱,约影响2万吨/天,下旬检修的影响会更弱,轧线上目前则以热卷检修更多。据钢联调研,163家钢厂剔除淘汰产能的利用率为79.45%,环比上周下降3.21%,较去年同期增1.23%。本期数据中检修高炉32座,复产高炉4座,检修主要集中在河北和山西地区(环保地区),此外华中和华南个别钢厂有年度检修现象,多数高炉预计于本月底复产,与我们的统计情况也基本一致。

  近期废钢价格松动,短流程利润小幅修复后,复工电炉增加。从数据看,螺纹短流程开工率本周也提升了近10%,达到43%,但较年前水平还有5%-10%的提升空间,预计产量还会继续提升,弥补长流程检修的影响量。因此,综合来看总产量难以持续下滑,后期变量主要还在于环保限产的影响。

  限产方面,目前环保加强的地区主要是武安,影响的品种多为线材和中板。据了解,钢厂执行力度尚可,预计下周地区产量再下调0.2万吨/天。另外,临汾地区中旬计划限产量较上旬再增0.42万吨/天。后期要关注的是唐山的限产情况,目前了解唐山以限制烧结和水泥为主,对高炉的限产影响计划约为11万吨(下图为按限产文件预估情形),但实际执行并不明确,或有可能集中在4月再实现。综上,若环保不再趋严或扩大范围,则下周总产量或较本周维持相对平稳,难有新增的减量出现。

  2. 品种产存结构差异化,卷消费持续性不佳

  热卷方面,从数据表现看,本周产量下降15万吨,而库存仅减少3.8万吨,需求环比是在转差的。从调研情况来看,板材下游需求行业中较好的还是家电,汽车未见好转,订单方面4月稍有不足,整体显示需求持续性较差。但3月板材厂检修多,在供应上形成一定支撑,而进入中旬后检修若按计划减少,则该支撑的有效性会减弱,供需关系边际转差。

  螺纹方面,上周开始需求已经陆续启动,但未见大规模释放,从建材成交量数据也能反映出来,周前期成交较好,周中后期就转弱。水泥开工区域分化,华东需求尚可,华北有环保影响本周开工出现下滑,全国平均水平较去年同期基本一致。现货方面在钢厂风险不断转移到社会库存上的背景下,也是观望态度较多,高库存下拉涨信心显得不足。但这周螺纹产量下降1.6万吨,库存下降32万吨,后期随着需求环境的环比改善预期加强,有望呈现螺强卷弱格局。

  3. 策略

  综上分析,产量的大幅下滑难以持续,但雨季过后需求环比也将有所改善。在环保背景下,短期行情以震荡对待,套利策略上可布局螺纹5-10正套,参考运行区间200-300,以及做空卷螺差,参考运行区间-50~ -120。

  △ 请认真阅读投资报告类 ? 《免责声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德菁英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钢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